汉中之战从217年底拉开序幕,到219年中旬结束,刘备虽然赢了,但付出代价太大了,打下来之后没有余力立刻北伐,只能休养生息,谁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关羽兵败被杀。刘备失去汉中,巴蜀就完全在曹操的眼皮底下。曹操失去汉中,刘备可以从汉中长驱直入。按照隆中对,原本是刘备出汉中,关羽出荆州,两路分击,基本来说,曹魏真有可能被弄死。
汉中重要的是地理位置,人口都是其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也是刘备举倾国之力攻打的原因汉中既是北伐的前哨战,又是益州的屏障,汉中在手,就可稳坐西川,汉中易守难攻,一个阳平关难倒无数好汉,其险要仅次于剑阁,剑阁有着从未被正面攻破的记录,有汉中在,曹操不敢翻越大山去伐蜀。
汉中介于秦蜀之间,秦得则威蜀,蜀得则威秦。曹魏得之秦陇为后方巴蜀为前线,蜀汉得知则秦陇为前线,战火致敌而避己。对于蜀汉来说汉中是命门所在,然曹魏核心在兖豫在冀州,对于汉中的警觉肯定是不如蜀汉,就算战火烧到关中也非存亡之秋。曹魏先手得汉中,然四方战事无力久守,移汉中民以充实凋敝的关中实属无奈之举,但是一个汉中是不可能扭转整个三辅凋敝的局面,只能迟滞蜀中的进攻,增加北伐的成本,但是却彻底让关西全部成为前线,只能说尽可能争取有利态势但是却无法做到根本扭转。
对于蜀汉来说,拿下汉中意味着保护巴蜀的局势稳定的同时,还可以定期袭扰关中西凉经济区,退守只需稳南郑,进攻则多处要隘均可出兵,增加曹魏放守成本,甚至可以疲于奔命,彻底转为外线作战 相比之下东线魏吴在淮南对峙,互相都无法威胁其主要经济区,然而江东的土地如何能与中原相比。而且江东是东吴王畿,豫徐是曹魏重地,在战略态势上实际已经陷入被动 中线魏军全据南阳盆地的同时还可以威胁整个江汉流域,除江陵坚城外江北经济区多有损毁,吴军转入内线作战。虽然说存人失地,但是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曹魏丢弃的是可以影响局势的重地,而得一郡之民,虽不算大败,亦不能算胜。
蜀汉休养生息10年,曹魏休养生息10年,蜀汉依旧疲敝,曹魏却在曹叡时期达到鼎盛,这就是身家差距带来的。 事实上汉中之战时期的曹魏实力是在其历史低点,汉中对曹操而言是鸡肋纯粹就是曹魏那时完全没有灭蜀汉的实力,拿到汉中你没有实力灭人家,却还要派兵驻守消耗国力,得不偿失。 而刘备在那段时间发动两线作战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真想灭曹魏只有这个时期有机会。
汉中大战之后三方实力是最均衡的,曹占据河北中原,人口经济最强,孙氏占据江东日久,统治稳固且据守天险,刘备跨有荆益,同时拥有天府之国与四战之地。简单来说就是曹最能耗,孙最能苟,刘最能闹。可惜孙吴背刺直接搞崩了天平,孙刘从此不可挽救地衰落下去。
荆襄九郡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伐可打中原,东可打长江中下游,西可夺四川。关羽北伐是想让汉中,上庸,襄阳,樊城连起来。可刘备夺得汉中后刘氏军团人们大多骄傲起来,这也影响到荆州的关羽。关羽按隆中对的策略,北伐。刘备和诸葛亮未想到此时孙权会背叛盟约,刘备原以为湘水分界已经永久解决荆州问题。上庸刘封孟达不发兵,荆州糜芳傅士仁不战而降,多种因素导致刘备诸葛亮隆中对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