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飞是名将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毋庸置疑。通过仔细分析,从战术运用、性格坚毅、对手水平、是否顺应潮流等多个方面来看,岳飞在军事领域显然表现得卓越非凡。然而,他的悲剧并非因为军事才华不济,而是由于他所处的平台不利。与白起、韩信、霍去病、李靖等相比,这些名将之所以能够大展拳脚,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背后的支持者,而岳飞却因为身居赵构麾下,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岳飞对时势的洞察力相当敏锐。当“迎二圣”成为南宋初建时的政治正确口号时,赵构是第一个呼喊这个口号的人,甚至在继位诏书中将“迎二圣”写上了“同徯两宫之复”。当时,朝堂上下无不以此为口头禅,无论是支持战争还是主张和平的,都在高呼这个口号。然而,当金国要将傀儡钦宗的儿子送回时,岳飞不再呼喊这个口号,反而在赵构准备重用他时,以高情商的方式称呼二圣为“天眷”,显示了对时势的灵敏认知。
至于提出立储这一事务,也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赵构无子,而金国送回傀儡钦宗的儿子,将对赵构的地位构成威胁。为了巩固赵构的地位,岳飞建议立储,而且在宋朝历史上,大臣干预立储的先例也颇为常见。赵构在立完储后,第一时间就让岳飞前来,足以说明他对岳飞在这一事务中的态度是满意的。
关于“岳家军”这个称呼,其实相当正常。当时,以军队主将的名字来命名军队是相当普遍的,韩世忠的部队叫韩家军,张俊的部队叫张家军,甚至杨沂中统帅的禁军,也叫做杨家军。这样的命名在当时非常常见,因此岳飞并没有犯下错误。
岳飞手下的军队总共有十二位统制官,其中四位是岳飞的旧部,其他都是赵构安插的眼线。由于这些统制官收到金牌后纷纷撤军,岳飞无可奈何。他不居功,也不自傲,甚至在征讨襄阳后,他就上表请求赵构派其他人来管理,表现出他并非功利之徒。因此,赵构并没有动手像对待吴氏兄弟那样对待岳飞,这也反映了他对岳飞的信任。
赵构对自己的认知相当明确,他自己是一个能力普通的小人物。由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他不敢信任岳飞这样真正的英雄,更没有自信岳飞会全心全意地效忠他。因此,他选择重用小人,杀掉真正的君子。赵构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一直安居乐业,直到寿终正寝。这表明他能力有限,格局狭小,对他这样的人来说,高位只会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岳飞曾写下《还我河山》,这四个字如此雄壮,充满霸气,是他对未完成梦想最真挚的呐喊。他并不在乎朝堂纷争的是非曲直,他忠于脚下的土地,渴望夺回被胡人蹂躏的尊严。他的梦想有他坚守的理由,哪怕后人视他为傻子,视他为愚笨之人,他毫不在意。他后来写下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他是一位国士,把天下当作己任,是郭靖郭大侠最崇拜的民族英雄。他拥有这个民族最高贵、最纯粹的气节,这也是后人纪念他的原因。他的精神一直照亮着华夏大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