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勇的将领为国家的安宁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然而,有些将领的动机并非完全为了效忠国家,他们追求的目标是成为地方的军阀,同时从朝廷那里领取军饷。毛文龙就是这样一位将领,他是东江总兵,多次率兵攻打后金,但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忠于大明朝廷。虽然他并不贪污,将所有财富都用于东江地区,但他的真正目的是成为东江的军阀,从朝廷那里获取军饷。毛文龙的战绩在当时的报纸和现代网络小说中都可以找到踪迹,特别是镇江大捷斩首6000余人,使王化贞的信心大增,从而导致他开始盲目自大,结果导致了广宁大败。如果崇祯皇帝了解到真相,毛文龙恐怕会被处死。
毛文龙的死亡并没有引发连锁反应,这只能说他的死亡时机太巧合了。一年后,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因为率军勤王而被崇祯关押。但与此同时,东江镇并没有发生叛乱。因此,可以说毛文龙并没有引发连锁反应,反而是袁崇焕的死后,辽东关宁军逐渐脱离了中央的控制。
毛文龙的作用是牵制后金,但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他甚至利用了毛文龙原来的部下继续监管皮岛。皇太极入关完全是崇祯皇帝的责任。皇太极绕道山海关,经过蓟镇,而袁崇焕在此期间三次上奏请求崇祯加强蓟镇的防守。然而,傲慢自大的崇祯皇帝甚至说:“蓟镇不是你的责任,别瞎操心了。”蓟镇的守备是由刘策负责的,袁崇焕要调动蓟镇的部队需要得到崇祯的批准。在皇太极绕过蓟镇之前,袁崇焕还安排了谢尚政支援蓟镇,但结果被王元雅赶走了。
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陈继盛、沈世魁、刘兴祚、毛承禄四人共同管理东江,其中刘兴祚是后金投降者。但在己巳之变时,刘兴祚勤王入关被清军截杀。刘兴祚的弟弟刘兴治请求朝廷抚恤,但被陈继盛以未见到尸体为由拒绝。刘兴治对此不满,在灵堂中设计杀害了陈继盛,随后又被沈世魁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