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以色列航天器“创世纪号”,带着水熊虫登陆月球“宁静海”区域,如今快5年了,这批水熊虫在月球怎样了?它们比人类更先一步在月球繁衍定居了吗?
简单了解下“水熊虫”
很多网友听说过水熊虫,印象中这是地球上生存能力最强悍的生物,但没有具体了解过,那么以下这段内容不可错过。
(因水熊虫图片容易引起读者不适,所以没有水熊虫插图,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阅,见谅)
水熊虫是由1000多个物种组成的缓步动物门的统称,存活历史可追溯到5亿年前,绝大多数水熊虫体长0.3~0.5毫米,肉眼看不见,不过在显微镜下,水熊虫的模样清晰可见,体态臃肿,管形嘴上有探针,有刺破功能,以植物、藻类、细菌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水熊虫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从南极到北极,不管是火山还是冰川,又或者马里亚纳海沟,都有其身影,但如果有的选择,水熊虫还是较为喜欢有水的环境,再加上模样体态类似一头熊,所以将“水”和“熊”结合后被取名为“水熊虫”。
水熊虫的生存温度在151℃~零下272.8℃,值得注意的是,宇宙的绝对零度是-273.15摄氏度,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水熊虫的生存能力有多么强悍。
此外,水熊虫还有卓越的耐干旱能力,它们会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身含水量,通常在3%~85%,当处于沙漠这类极度缺水的环境中,水熊虫在含水量低于3%时,会让自己的身体进入特殊状态,现代科学界称为“隐生态”。
蛇处于6℃以下时,机体活动能力将大打折扣,为此,蛇需要找到个隐蔽的地方进入特殊状态,我们称之为“冬眠”。
除了蛇以外,地球上有很多动物,在特殊环境中都进化出了特殊技能,例如非洲肺鱼在旱季,可以借助体表黏液进入休眠状态,不吃不喝长达数月,甚至1年多,当雨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复苏。
而水熊虫的“隐生态”,是它们为了面对极端环境演化出的特殊技能,例如科学家在西奈沙漠岩石下,发现了一条隐生态水熊虫,经过调查,此地连续25年从未下过一滴雨,但是当隐生态的水熊虫接触到水后,它们能完成水合后复苏。
即便如此,隐生态的水熊虫还是没死,此外,水熊虫能硬抗600兆帕压力,即便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水压,它们也能从容应付,甚至在原子弹的轰炸下,它们也能硬抗5700戈瑞强度的放射线。
为了进一步验证水熊虫在太空中的生存能力,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测。
2007年,水熊虫被带出地球暴露在宇宙环境中,10天后返回地球,在水合作用后,约68%的水熊虫再次焕发了生机。
2011年,水熊虫和其他微生物再次暴露在太空中,实验结果和上次差不多。
也就是说,水熊虫的确能在5000戈瑞的伽马射线或6200戈瑞的重离子辐射中活了下来,而人类但凡承受5~10戈瑞的辐射,就有很大生命危险。
水熊虫的生存能力为什么如此强悍?
科学家对水熊虫的基因展开了研究,发现它们体内有损伤抑制蛋白,可以用来抵御有害辐射,如果这种物质能转移到人类体内,肯定有助于我们迈向星辰大海。
2019年登陆月球的水熊虫,如今怎样了?
2019年2月,以色列执行登月计划,顺便把水熊虫也带了上去,但在进入月球轨道准备着陆时,“创世纪号”发动机出现故障,导致登月失败,探测器高速坠落在月球表面。
水熊虫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一个叫做“月球图书馆”特殊装置中,另一部分被封存在特质的环氧树脂中。
“月球图书馆”中的水熊虫还活着吗?
很遗憾的是水熊虫团灭了,因为经过多次实验测试,水熊虫能承受的冲击高压为1.01GPA,再怎么极限,一旦数值超过1.14GPA就不行了,而以色列探测器坠落月球所产生的冲击高压超过了1.14GPA,所以“月球图书馆”的水熊虫肯定“团灭”了。
那么另一部分水熊虫呢?
科学实验证明,水熊虫虽然拥有超前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无法长时间存活,也就是说,例如水熊虫在-200℃的环境下,能存活10天,你可以说水熊虫能硬抗-200℃,但无法代表它能长期存活。
月球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可达127℃,晚上温度降至-183℃,科学家也曾做过水熊虫抗高温,发现当温度升高到63.1℃时,水熊虫每天死亡数量占比高达50%,简而言之,即便剩余的水熊虫没有被探测器受到的冲击力给消灭,它们也无法在月球上长期存活,所以时隔近5年,这批水熊虫都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