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的死亡是什么意思(无法发出热量和能量)

地球位于太阳系,而太阳就是这个星系的核心。在宇宙中,类似太阳系的星系数不胜数,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和计算,恒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至少超过10%。要知道,恒星是有生命的,当它演化到最后就会发生改变,有些恒星会变成黑洞,但大部分恒星都会变成白矮星。

因为白矮星已经属于一个恒星的生命末期,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死星。根据推算,宇宙中大概有10%都是白矮星。最初,科学家们认为白矮星基本已经燃烧殆尽,所以它发出的热量和能量在逐渐减少,最后归于死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恒星死亡。但《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一篇文章指出,恒星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恰恰也许会诞生生命。这个说法又有什么根据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虽说白矮星是恒星的末期阶段,但它的衰落其实有一个过程,也就说白矮星并不是一下子就熄灭了,这需要经过几十年亿年时间。在这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白矮星依然会发出光和热,相对于它的裂变期,这段时间的白矮星相反变得非常温柔。

也就是说,它发出的光线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破坏力,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就是生命诞生的契机。很多星系因为恒星强烈照射让生命很难诞生,但是白矮星为生命提供了温床,就好像地球的鲸落现象一样。在无垠的宇宙中,有着如此多的白矮星,总有适合生命的环境出现,而且天文科学家还发现其实行星也会围绕白矮星运转。

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找到和地球类似的环境。超新星爆发后,大部分的行星都会被毁灭,但也有少数幸存。与此同时,还会新的行星还会形成。只要在合适的距离就会有诞生出生命星球,所以人类的目标也瞄准这一类,即围绕白矮星运动的类地行星。这里或许有可能存在第二地球,但因为白矮星体积比较小,所以也带来观测难度。

凌日观测法其实有一定的限制,观察这类行星需要一定的运气,只有它恰巧运行到地球之间,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它,这也是为什么很少能发现白矮星中的行星的原因。但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方向,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就可以真的发现外星生命的存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