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鬼生存环境黑白照片雕塑等凡是带眼睛的形象体更容易被依附大致上来说,在世为人为阳,生活于阳间之内,喜好光明照耀,恐惧黑暗深幽。 离世为鬼为阴,归属于阴间之中,喜好阴暗深幽,惧怕阳光照耀。 鬼的概念 穿着白衣、披头散发、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穿着白衣、披头散发、飘来飘去、来无影去无踪”,大多数人对鬼的概念如是。正确的定义是:人之余气谓之鬼。如同行驶中的汽车,不再加油门后也会因为惯性向前行驶。正常人有两部分构成:身体、精神。当人的身体机能停止后,精神在一段时间内逐步消散,而不是立刻随肉体消散,在没有完全消散干净时则称之为“鬼”。
这也是为什么发生灵异事件中,见到的鬼大多都是去世没多久的,似乎没有人见过秦、汉、唐、宋、元、明时期的鬼吧?
存留要素
鬼在消散过程中有快有慢,与意识和环境有关,意识越强烈的则消散越慢,意识越弱的消散越快。这个意识强弱与我们常说的毅力有关,但不完全靠毅力,还与留恋、挂碍有关。
另一个角度而言:含冤、自杀、牵挂这类死去的人消散的则特别慢,倘若某个人含恨而死,又死在一个阴气特别重的地方,那么这种意识保留会更久。所以古人对罪大恶极的犯人行刑时都选在“午时三刻”即11:45左右,这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而且一定会在太阳下面广阔的地方行刑,这样会使“鬼”迅速消散掉,连鬼都没得做。(正常的一般正午行刑,这时候极阳负阴,还能存留点的,前提是赶快找到没阳光的地方…奔跑吧,小鬼(⊙﹏⊙))。
生存环境
前面讲到“鬼”的存留还与环境有关,“鬼”为信息类的事物,必须有载体才能存留的更久,而任意具有“阴”属性的事物均可以为载体,甚至草木、石头也可以。需要注意的是:黑白照片、雕塑等凡是带眼睛的形象体更容易被依附,这也是为什么平日里的黑白照片没什么感觉,但遗像的照片就显得格外不一样…
来啊,互相伤害
因为“鬼”怕阳气,因此在没有依附的条件下或者本来就不想依附时,“鬼”会停留在阴影处。又因为“鬼”的质量很轻很轻,有时候一阵风吹来就能吹跑,这时候人若被这个风吹到,会忽然感觉打个冷颤或者一震,然后就生病喽。
夏天时一般别沿着很窄的阴影处行走,特别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这时候有些鬼也躲在那,你想,一个人直冲冲的向“他”走去,他要是避开就得被阳光烤,不避开则被人冲撞,两者取其轻还是跟人撞吧。
其实“鬼”怕人,人的体外有一层阳气,撞上后“鬼”会觉得热,恰好“他们”怕热,如同我们人撞上“鬼”会冷一般,结果是都会不舒服。当然,运势极衰、体质极差、心中有大怨者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