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核爆炸汶川(地下核爆炸视频)

1.地震成因:此次汶川地震属于浅缘构造地震,导致地震的是龙门山大断裂的从属断裂之一——汶川断裂,换句话说,这次的震中就是在这条汶川断裂带上。而龙门山断裂带在力学性质上来说属于逆冲断层,也就是两个欧亚大陆板块内部的次级板块相互挤压,使得断层上部的地壳向上突出运动。历史大的地震均属于构造地震。过程是:板块互相挤压变形,但由于岩石特殊的力学性质使得这种变形的能量积累了下来,此时,板块接触带——断裂带上没有明显的相对运动,当积累足够的能量(例如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数百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后,断层两侧发生一次猛烈的移动(甚至会有少数出现跳跃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就是地震。那些能量以地震波、声波、热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散发掉。

2.地震预测与预报:这是地震学界乃至地质学界的老大难问题,有人会问,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地震起震机制、时间、位置都是相当难以确定。也许你会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建立起全面的监测网就可以了。不,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不如人类对太阳的了解。回到预测这块,地震预报分为长期、中期和临震预报三种。长期预报是根据一个地区的详细地质情况,来判断在未来十几年到数十年这个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中期预报一般是数年,而临阵预报就是在震前几天到数小时发布地震警报。一次准确的地震预测预报必须具备三个参数:震级、震中、发震时间,缺一不可。而其中最难的是发震时间,因为对于一个断裂带,我们知道它大概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但是在断裂带上的哪一点,哪个时间开始破坏,全世界的地质学家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无法判断!因为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只有这种随机过程到达了一定的阶段后,才能变成宏观上可以测量和判断的现象。对于那种我们难以理解的微观随机过程,被称为灰色系统,因为它介于可以明白认识的白色和完全无法理解的黑色之间。

3.根据我国法律和国际同行做法,在对全国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大城市提出设防烈度,各城市建筑物参照此设防烈度进行设计施工。比如,成都市和武汉市的设防烈度是6度,也就是说,成都和武汉的合格建筑物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抵抗6度烈度的地震,简单说就是,假设震中在城市附近,6级的地震不会使这些建筑出现明显的破坏倒塌现象。所以,如果没有达到设防烈度的地震导致一栋建筑物的垮塌,这只能说明这栋建筑没有按照要求设计施工,也就是你所谓的豆腐渣!

4.我国地震预报发布,要求必须在地震三要素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由地区地震局上报当地政府,而最终是否发布地震预报,决定权,注意是决定权,在于当地政府。但往往由于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地震预报人员必须承担一旦预报不准又进行了防震动员的后果。往极端了说,在地震局认为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政府出于某种判断决定不发布,地震局也无法可想。这种制度是否合适和需要改进,这里不做评论。

5.关于地震是否是可以预报的,这在学界是属于有争议的观点。对于很多美国学者来说,他们认为地震预报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注重震灾后及时反应,积极救灾。而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并且为此努力了数十年。不知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而且,地震研究是一种没有明显回报的基础性研究,在这个一切追求现实的社会里,这种研究的资金投入同是地震多发国的日本、美国又差了几个数量级,你知道么?天下太平的时候,忽视地震研究投入,到了地震了,又反过来抱怨地震局没有好好预报,试问,这样公平吗?

[img]

汶川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

1、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

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扩展资料:

1、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2、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3、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10 级之间。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震级   百度百科_地震

汶川地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汶川地震是由于印度洋版块俯冲我国青藏高原构造带,导致四川盆地抬升产生地震的。

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特点:

汶川地震在地震过程和动力特征上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震级高,震源浅。地震震级达8.0级,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

具有面状震源的特点,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沿破裂带持续累进性破坏的特点。震源从映秀开始,沿映秀一北川断裂向北东经彭州、北川、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迅速破裂。

并在沿途剪断若干由断裂的错列和转折形成的局部“锁固段”,释放大量能量,形成面状震源,所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近300千米,并激活带动了龙门山前山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形成近100千米长的地表破裂。

汶川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地震是2008年。

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 。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地震的形成原因

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或者拉伸,当挤压力或者拉伸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力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从而把岩层中集聚的能量释放出来,就形成了地面的震地,简称地震。同样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落地震等。

地底核爆炸、爆炸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为地震是人为活动所致。例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动;深井高压注入、大型水库蓄水后,地壳压力增大,有时也诱发地震。

汶川大地震时大地发出巨响的原因

地壳运动,产生巨响。

供参考: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指由於地壳释放能量,形成地震波。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芮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一般而言,地震一词可指自然现象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地震波。人为自然地形的破坏、大量气体(尤其是沼气)迁移或提取、水库蓄水、采矿、油井注水、地下核试等;自然的火山活动、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块陨石坠落等均可引发地震。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央。震央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目录 [隐藏]

1 地震的成因

1.1 构造地震

1.2 火山地震

1.3 陷落地震

1.4 诱发地震

2 地震的规模

2.1 震级

2.2 烈度

3 地震分布

3.1 时间分布

3.2 地理分布——地震带

4 地震灾害

5 地震测报

6 地震前兆

7 地震防护

8 常见名词

9 参见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连结

[编辑] 地震的成因

[编辑] 构造地震

由於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於构造地震。

[编辑]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编辑]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编辑]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编辑] 地震的规模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参见:芮氏地震规模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芮氏地震规模。芮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公里的距离为标准。芮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

小於芮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芮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於芮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芮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芮氏规模达9.5。

[编辑] 烈度

参见:麦加利地震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於十度的罗西福瑞震级 (Rossi-Forel) ,由义大利火山学家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无感)至12度(全面破坏),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来源请求]。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视乎该地点与震央的距离,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该地点之间和该地点本身的土壤结构,以及造成地震的断层运动种类等因素而决定。

[编辑]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编辑]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编辑]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纽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公尺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编辑] 地震灾害

旧金山大地震 1906: Ruins in vicinity of Post and Grant Avenue. Looking northeast.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芮氏3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於芮氏4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芮氏5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编辑] 地震测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於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於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芮氏7.3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1][2]。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於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编辑]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编辑] 地震防护

任何建筑物(防震建筑)在设计与建造时,有效的防震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财产的损失。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於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应先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具旁能在建筑物倒塌时提供一些空间,而对於规模较小地震,在家具下则能防护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

[编辑] 常见名词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横波传播速度2.0-5公里/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3.5-10公里/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表面波(L波)只在地表传递,能造成严重伤害,速度最慢。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於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央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具体参见:地震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位置。

震央: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央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央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央区,也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央到震源的深度。

震央距:观测点到震央的距离。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烈度: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量度单位。

是什么原因造成汶川地震的发生?

您好!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最后,让我们为不幸罹难的同胞默哀,祝他们一路走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