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绿营汉军有多苦 用着破烂的三眼火铳 武器还得自己花钱修

清朝的绿营汉军,通常称为“绿营兵”,是由清朝在入关之后组建的军队,以原先的明朝官军为核心,以应对各种威胁。虽然用词“仆从部队”或许不太体面,但它确实反映了绿营军的实际情况。

1、绿营军的崛起

清朝的绿营汉军在其初期确实像一支仆从军队。清朝军事史志中记载着:自康熙年间开始,绿营兵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人,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在战争中,绿营步兵通常占据前线,紧随其后的是旗兵,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战功卓著。他们参与了诸如平定三藩之乱、准部、回疆、金川等战役,赢得了不少功绩。

2、逐渐的式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营军在军事上逐渐式微。清朝历史学家在其史志中写道:“绿营战功,自康熙征三藩时,用旗、绿兵 至四十万,云、贵多山地,绿营步兵居前,旗兵继之,所向辄捷。其后平定准部、回疆、金川,咸有勋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在冲突中的表现逐渐减弱。乾隆时期,绿营军力曾经有所增加,但当英国、法国进入中国,以及粤寇兴起时,绿营军却显得不堪一击。

3、贫困的军饷和装备

要理解绿营军力量的下降,我们需要考虑他们的贫困现状。每位士兵每月只能领到极少量的军饷,再加上一些粮食供给。绿营军的工资非常有限,守城的军队每月仅领取一两银子,而外出作战的步兵每月领取一两五钱银子。这个微薄的收入必须用来维持他们自己的生计,同时还要购买衣物、修理装备和武器。这样的情况使得绿营军难以承受装备的高昂费用,甚至需要他们自己出钱来修理和替换装备。

4、不如明朝待遇

与明末时期的官军相比,绿营军的待遇明显不及。明朝士兵每年的军饷标准约为十八两,还有安家费约为三两,加上各种补贴,一年总收入可能超过二十两。而清朝的绿营军每月只领取一两或一两五钱的工资,每月粮食供给也非常有限。虽然这些标准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上绿营士兵未必能够领到这么多钱和粮食,导致他们陷入贫困。

5、清朝初期的军备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清朝初期的军备。绿营军士兵的主要装备仍然是三眼火铳,这种火器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设计制造。而且,即使在清朝的早期,很多地方的绿营军还使用损坏严重的弓箭、刀枪等冷兵器,军械的质量堪忧。他们缺乏有效的火器、盔甲和其他军事装备,使他们在战斗中处于劣势。

6、明末的末期

尽管绿营军也有一些例外,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军备和待遇不如明末时期的明军。后来,随着明朝的衰落和清军的崛起,绿营军的地位变得更加边缘化。他们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配合八旗军,而不是独自面对强大的南明军队。这也表明,绿营军的地位在清朝中后期更加式微。

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军事力量的崛起和衰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军事待遇、装备质量以及政治背景。清朝绿营兵的兴衰,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中一个小而有趣的片段,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事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