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仅剩一株 普陀鹅耳枥已跌入进化的死胡同 为何还要拯救

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大自然的广袤领域中,有一些生物默默无闻,它们生长在角落里,不与人类频繁交往,因此,鲜有人关注像一些濒危动物那样引人注目的濒危植物。然而,即使它们不引人瞩目,也有一些珍稀的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默默存在,其中有一种,在中国被称为“地球独子”,曾经全世界只剩下一株。这个独特的植物就是普陀鹅耳枥。

一、珍稀之物:普陀鹅耳枥的发现

和许多其他植物一样,普陀鹅耳枥一直默默生长在中国浙江的普陀山,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1930年前后,一位中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在植物考察中首次发现了这个植物。他之所以注意到它,是因为它的花朵非常独特。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异花同株,但雌雄花朵却具有明显的差异,雌花呈浅红色,而雄花则呈淡黄色,这种特殊的花朵使得普陀鹅耳枥得到了首次的书面记载。然而,当时并没有确定它的物种身份。

直到1932年,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对它进行了鉴定,并确定它属于桦木科鹅耳枥属的一个物种,因为它当时仅在普陀山发现,因此被命名为普陀鹅耳枥。然而,至今尚不清楚普陀鹅耳枥何时首次分化出来。

最初,虽然普陀山上生长了不少普陀鹅耳枥,但当时对于新物种的重要性认知较低,而人为的生态破坏,以及这个植物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质,使得它在短短几十年内只剩下了一株。这唯一存活的植物位于普陀山慧济寺内,树高约14米,树龄约250岁。然而,由于遗传单一,它的每年开花结果情况逐渐恶化,无法保证连年结果。

为了拯救这一独一无二的物种,中国的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为普陀鹅耳枥具有“灭绝体质”。

二、普陀鹅耳枥的“灭绝体质”

作为一种植物,普陀鹅耳枥具有一些特征,使其极易灭绝。

1.它们的花朵雌雄异株,但雌雄花朵具有不同的特征,雌花呈浅红色,雄花呈淡黄色。这导致雌雄花朵在时间上并不完全重合,通常仅有极短的时间段可供授粉,而浙江的四月天气并不稳定,这短暂的授粉期很容易受到糟糕天气的破坏,导致无法完成授粉。此外,普陀鹅耳枥的雌花一般生长在树的高处,而雄花则生长在较低的位置,使得自然风授粉变得困难。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授粉昆虫的数量减少,这更加加剧了授粉的困难。据统计,通过人工辅助,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出苗率仅约为2.5%,因为大多数种子没有被授粉。

3.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这是许多岛屿植物种子的典型特征,这种特点有助于存活,但也使得这些种子难以自然发芽。这种种子需要足够的雨水来软化外壳并完成发芽,因此发芽条件非常苛刻。这些因素导致普陀鹅耳枥的繁殖能力极低,使其几乎无法繁衍后代。

授粉困难,发芽难,使得普陀鹅耳枥的存活变得脆弱。由于缺乏遗传多样性,即使数量增加,依然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三、如何拯救“地球独子”

自1987年,普陀鹅耳枥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SSC)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后,人们开始着手拯救这一物种。这唯一幸存者接受了专门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其健康。在专业人员的照料下,这棵“年迈”的普陀鹅耳枥逐渐恢复生机,开始每年都能开花和结果。

此外,研究人员花费了数十年时间研究普陀鹅耳枥的人工授粉和繁殖技术。普陀鹅耳枥有两种繁殖方式,包括播种和扦插。在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下,普陀鹅耳枥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到2015年已经达到约4万株。

这4万株都是那株唯一幸存者的后代或克隆体,因此缺乏遗传多样性,使其依然脆弱。因此,研究人员必须筛选出变异个体,对每一株的遗传信息进行检测,以提高遗传多样性。

截至2018年底,普陀鹅耳枥已被送到全国各地的13个单位进行异地保存和培养。一些地区,如山西霍州,可以在室外栽培,而郑州则能够实现开花结果。此外,上海的普陀鹅耳枥最终在2018年成功结实。为了增加遗传多样性,2011年,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和其他濒危植物的种子一起被送上太空,希望获取更多优质的变异个体。

四、为何要拯救它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地拯救一种看似对人类没有太大帮助的植物。然而,在21世纪,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如蝗灾、极端高温和森林火灾等,不断打破记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依赖于生态平衡。因此,拯救一种物种不仅仅是拯救这个物种本身,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都在维护着生态平衡,这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因此,拯救普陀鹅耳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在保护这个植物,也是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