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精准:隔着1100万公里,NASA的卫星撞上了一个170米小行星

关于恐龙灭绝,科学界现在认为是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的,那次撞击彻底打破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最终导致了所有非鸟类恐龙的灭绝,剩下的鸟类恐龙则一步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鸟类,以及吃到嘴里的鸡鸭鹅。

所幸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并未有大体积小行星来撞击地球,偶尔被报道的陨石袭击,也大多是掉在了荒郊野外,从来没有哪颗陨石掉在过人口密集区域,但科学家们都明白:现在安全不代表永远安全,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生活,那么类似6500万年前那样的小行星早晚会再撞上地球。

基于以上情况,各国都在研究自己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希望有朝一日能提前发现来犯的小行星,并主动去摧毁或者偏转它的轨道。

NASA目前在这方面走的最远

早在2021年NASA就发射了一颗专门用于撞击小行星的人造卫星,这颗名叫飞镖的人造卫星在选中一颗名叫迪迪莫斯的小行星和它的卫星迪莫波斯后,便开始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不断靠近这颗小行星。

由于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1100万公里,且它本身还在以2.3万公里的时速飞行,所以飞镖卫星在靠近它时并不容易,经过若干次变轨后才让自身的轨道与小行星轨道重合了。

于是在2022年10月11日,NASA的飞镖小行星在飞行1100万公里后,终于撞上了直径仅有170米的迪莫波斯小行星,这种隔着上千万公里实施的精确打击,代表了人类文明目前宇航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程度的高峰。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主动发射物体去撞击小行星并尝试改变它的轨道,按照之前的计划,小行星在被飞镖人造卫星撞击后并不会碎裂,而是会抛洒出一些碎片,进而改变这颗小行星原来的轨道,但具体能偏转多少度,目前NASA还在分析过程中。

从撞击瞬间传回的视频资料来看,迪迪莫斯表面似乎有很多粉尘,这导致人造卫星和小行星接触瞬间就灰尘漫天,相似的景象在更早之前的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撞击龙宫小行星时也发生过,小行星的亮度也都在遭到撞击瞬间飙升。

理论上来说,质量只有几百公斤的人造卫星撞击小行星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考虑到NASA并未奢望摧毁小行星,这种撞击其实还是有效果的,因为在公转轨道极其稳定的太空中,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影响小行星与地球最终的交汇点,进而帮人类文明逃过一劫。

但NASA也坦言,依靠这种动能撞击的方式去影响小行星,充其量只能影响质量较小的,如果真的碰上像6500万年前那种几十公里直径的超级小行星,再多的人造卫星撞上去也没用,到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核武器。

然而不同于地球上的核爆,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存在,所以太空核爆是无法产生冲击波的,核弹的所有能量都将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对小行星本体的伤害并不是很高,除非未来人类能在小行星身上钻孔然后放置核弹。

在小行星身上被埋藏了若干颗核弹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瞬间的温度将直接融化小行星让它炸开,进而降低对地球的威胁,就算炸出来的碎片依然朝着地球飞来,地球大气层也能把这些碎片全部拦下来,让它们成为夜空中一闪即逝的流星。

回到NASA此次的行动上来

虽然NASA确实撞上了小行星,但整个体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构建小行星防御系统首先得能及时发现小行星才行,而现在人类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动能卫星还是核弹防御,都来不及反应就结束了。

相关推荐